释迦牟尼佛

释迦牟尼,意为「释迦族之圣者」,原名悉达多·乔达摩,古印度著名思想家,佛教创始人,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。被尊称为佛陀,意为「觉悟者」、世尊等;汉地民间从明朝开始还尊称他为佛祖,即「佛教祖师」。在许多民间信仰中,被神化而视为神明;一般而言,佛教正信弟子,不会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神,在佛教中,神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人,佛是已经脱离六道轮回的圆满智者。

释迦牟尼是后人对佛陀的尊称。 「释迦」是他所属的部族释迦族的名称,有「能」、「勇」的意思;「牟尼」意为「文」、「仁」、「寂默」,所以汉文翻译又作「能仁寂默」、「释迦文佛」等。按佛教传统,「牟尼」是当时对剃发出家、乞食离欲、修行成就者的称谓。

「天台宗」的《四教仪》,把释迦牟尼佛的一生,分类成八个阶段,并名为「八相成道」。

降兜率相

释迦牟尼佛降生之前,他已修成菩萨果位,住在兜率天的内院。释迦牟尼佛观察五种因缘(时间、地点、国家、家庭、父母)已经成熟,便决定降生人间,乘坐白象由兜率天降下,要以摩耶夫人为母,渡化众生。

托胎相

释迦牟尼佛乘坐的六牙白象,口中是含着白色莲花,下降北天竺(即是北印度)的迦毗罗卫国,从淨饭王的夫人,摩诃摩耶,的左肋入胎。夫人顿觉身体安乐,如服甘露,就这样怀孕了。由于一切众生欲受生时,都是因为父母以不淨心行淫而入胎,但释迦牟尼则正念不失,正慧识父母,故名正慧入母胎。

出生相

当马车经过蓝毗尼园的无忧树林时,摩耶夫人见其中一棵大无忧树,花色香鲜,枝叶繁茂,于是便下车,举起右手,正想触摸时,释迦牟尼佛就渐渐地由夫人右胁出生了,成为悉达多太子。据说释迦牟尼佛一出生时,便能走路说话,他更朝着四方各行七步,步步脚下都生莲花,每朵莲花大如车轮。然后他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并说:「天上天下,唯我为尊。三界皆苦,吾当安之。」又有两条龙飞跃上空中,并向下喷水,一冷一热,为释迦牟尼佛沐浴。此日也成为佛教以后的浴佛节。

出家相

年轻的释迦太子看到世间的生、老、病、死等无常之苦,而产生了修行的念头。在一个月明之夜,太子毅然抛弃王位、财富和妻子,悄悄离开王宫,并决定到深山僻林中去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。释迦太子抵达罗摩村自剃鬚髮,披上袈裟,并请侍者回城向淨饭王报告他已出家。

降魔相

释迦牟尼在树林中,作六年的苦修行,形体枯瘦,仍未能证道。他便放弃苦行,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,恢復了体力和健康。后来他走到附近的一棵大菩提树下,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,端正身心,面向东方,再次修行静坐,并发誓:「我今若不证,无上大菩提,宁可碎此身,终不起此座!」他在树下静坐四十九天,但魔王波旬不愿释迦牟尼获得无上的解脱之道,于是派三名魔女来诱惑太子。据《修行本起经》,她们分别恩爱,常乐,大乐(爱欲、乐欲、贪欲)。但释迦牟尼深心寂定,对魔女淫荡挑逗毫不动心,更训诫她们好比精美的琉璃瓶盛满粪秽,不自知耻。魔女被释迦牟尼的法音击破,亲眼见到自身秽恶的身体,还变成老人家,头白齿落,拿着拐杖逃回魔宫。。魔王见魔女引诱失败后,十分愤怒,便召集十八亿的鬼神,有三十六由旬那麽多,各自手中拿着利刃兵器,围绕着不惊不怖的释迦牟尼,向他投掷各种兵器,因为鬼兵不能够接近他。但是这些刀刃到了湛然不动的释迦牟尼之前,却如花瓣般一一散落,无法伤害他。魔王波旬便亲自出现,嘲笑释迦牟尼谁能证明你大彻大悟了。释迦牟尼即以智慧力,伸出右手,掌心贴着膝盖,手指触地说「大地可以证明」。这个触地印也叫降魔印。大地应时普地震动,魔兵们纷纷倒下,魔王败走离去。释迦牟尼以慈悲力降伏了魔怨,也克服了内外的种种「魔障」。

成道相

在腊月初八日,菩提树下,夜睹明星,释迦牟尼豁然悟透一切事物缘起无我之理,成就「无上正等正觉」 , 终于成佛。世人尊称他为「佛陀」(意为觉者),圣号「释迦牟尼佛」。释迦牟尼佛成道时,在《华严经》说:「奇哉奇哉。此诸众生。云何具有如来智慧。愚痴迷惑。不知不见。我当教以圣道。令其永离妄想执着。自于身中。得见如来广大智慧。与佛无异。即教彼众生。修习圣道。令离妄想。离妄想已。证得如来无量智慧。」此言道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皆因执着妄想而不得证。

转法轮相

释迦牟尼佛成道后,先赴鹿野苑渡化五比丘,他们也是佛教第一个僧团。佛陀周游各地,宣讲佛法,以后又陆续地渡化了一千馀人。释迦推动正法之轮,破异端邪说,弘扬佛法,佛教称之为「转轮」。在四十九年中,佛陀最初宣演《华严经》二十一日,《阿含经》十二年,《方等时》诸经八年,《般若经》二十二年,《法华经》和《涅槃经》共八年。佛陀的教化对象,不分贫富贵贱,种族信仰,全都得到平等对待。他的佛法能普渡上、中、下三根的众生,令闻者皆能转烦恼成菩提,明心见性。畜生道如大鹏金翅鸟、食人为乐的毒龙、鬼道的罗刹鬼子母等,亦改掉其嗜杀、瞋恚(意为发怒)的习气,更成为佛教护法。尊贵如太子须菩提、阿那律;富有如大迦叶、舍利弗;贫穷如优波离、难陀女;亲如堂弟阿难、姨母摩诃波闍波提;年长如一百二十岁的须跋陀罗;幼小如七岁的罗睺罗,都能平等法施,化渡他们出家并证圣果。

因为归依佛陀的弟子日渐增多,佛陀便制定了戒律,维繫了僧团的清淨,并强调持戒的重要性,使诸比丘都能在清淨戒法中,增长善心,避免重回沉溺在慾望和恶习之中。

佛陀的平等教化,不仅救渡了现世的父母、累劫亲眷、六道众生,使他们离苦得乐。他所留下的佛法,也令未来的众生种下得渡的因缘。

涅槃相

涅槃又称入灭。释迦牟尼佛在八十岁时,自知阳寿将尽,便离开说法的王舍城,来到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,躺在阿难所铺下的卧具,头朝北,面向西,右手承託着右边的脸,左手放在身上,左足搭在右足上,取侧卧之势,进入大般涅槃(大解脱)之境。入灭前,佛陀嘱咐弟子阿难和大众,要勤修佛法,不可放逸,要以戒为师,并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淨其意。

返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