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

药师琉璃光如来,简称药师佛,是东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。因为琉璃光明透彻,所以药师佛用此来比喻其国土的清静无染。释迦牟尼佛成道后,他观察娑婆世界的众生,与东方淨琉璃世界的「药师琉璃光如来」和西方极乐世界的「阿弥陀如来」有最深的因缘。

东方淨琉璃世界有两大菩萨;日光遍照菩萨、月光遍照菩萨。他们次补佛位,民间尊称药师琉璃光如来、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为「东方三圣」。

「药师琉璃光」,是佛的名号。「如来」,是佛的十个称号其中之一。「本愿」,是在还没成佛之前,所发的菩提心和愿。「功」,就是外边所立的。「德」,是内里所积蓄的。立功,就像造庙宇,修补桥樑、道路,为所有的人来谋幸福,令大家得利益。积德,就是自己没做亏心事。外不欺人,内不欺己,所作所行,在外边立功,而内里积聚,就有德行,所以这叫「功德」。「经」,是一种不变的法门,是由圣人所说出的教导。

药师佛的东方淨琉璃世界,地面是由琉璃构成,宫殿则是由七宝所成,连药师佛的身躯,也如同琉璃一样内外明澈,所以称之为琉璃世界。佛经上说东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一样,具有说不尽的庄严美妙。那裡没有男女性别上的差别,也没有五欲的烦恼。

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,简称《药师经》,是敍述药师佛于过去世修行菩萨道时,为利益众生而发的十二大愿,其大愿主要着重救济现在受病苦厄难的众生。十二大愿是:生佛平等愿、开晓事业愿、无尽资生愿、安立大道愿、戒行清淨愿、诸根具足愿、身心康乐愿、转女成男愿、回邪归正愿、从缚得脱愿、得妙饮食愿、得妙衣具愿。

《药师经》主要是记录曼殊室利与薄伽梵的对话。薄伽梵是佛的十个名号之一,在《药师经》中他也就是释迦牟尼佛。曼殊室利则是文殊菩萨的梵音,意为智慧。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,过去现在七佛都是他的学生,包括释迦牟尼佛。文殊菩萨早已成佛,但因为释迦牟尼佛在这里渡化众生,所以变成菩萨帮手转法轮。

《药师经》指出众生若要往生东方淨琉璃淨土,除了要常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圣号外,更要持诵药师咒。如专心念诵,不仅可以往生东方淨土,更能在淨土中努力修行,并证得菩提。

依《药师经》记载,如能听闻药师如来名号并能受持,在临终时会有八大菩萨前来接引,指示其道路,随愿往生淨琉璃世界或极乐世界。这八大菩萨是:文殊菩萨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、无尽意菩萨、宝檀华菩萨、药王菩萨、药上菩萨、弥勒菩萨。

若有人身患重病,死相现前,除要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,更要读诵四十九遍《药师经》,并按经所指示,燃四十九灯,挂五色綵幡四十九天,其临命终人便得以延生续命。

经文里也提及到十二药叉大将,是佛教中的护法神,并会守护修行药师法门的众生。

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的文字浅白易明,并能跟多位佛、菩萨、药叉大将结上善缘,所以这本经是很殊胜,能够广泛流传至今,

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