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彌陀佛


阿彌陀佛,即無量光佛,又稱為無量壽佛、無量佛、無量清淨佛、彌陀佛、甘露王如來等;在大乘佛教信仰中,認為他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他方佛。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接受阿彌陀佛,而淨土宗則以專心信仰阿彌陀佛為其主要特色。

在大乘佛教初期發展時,阿彌陀佛與東方妙喜國土的阿閦佛有同等地位,密宗以其為五方佛之一,為蓮花部主,主妙觀察智。但因為淨土宗的影響,在唐朝之後,阿彌陀佛成為漢傳佛教中的信仰主流之一。後期的中國佛教徒,多以藥師如來主消災延壽、阿彌陀佛主往生事。

《阿彌陀經》由鳩摩羅什翻譯。該經用簡潔華麗的筆法描繪凈土世界的清凈莊嚴,並有持名念佛的法門。

《觀無量壽經》簡稱《觀經》系劉宋畺良耶舍譯。此經目的在於指導凈土修行者對極樂世界進行觀想,其中十六種觀門中的最後三種主要描述了「九品往生」的狀況。

《無量壽經》是凈土宗的主經,介紹阿彌陀佛前生法藏比丘的功德和他立誓成佛所許的本願。現代較流行的會集本是民國夏蓮居所撰,得到凈空法師的推崇而傳播。

佛教淨土宗或稱顯教信衆均認為,念佛成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國土,阿彌陀佛手持蓮台,與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等清凈大海衆菩薩會接引十方念佛衆生。釋迦牟尼佛曾多次宣講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,推薦人們到只有歡樂、沒有痛苦的極樂世界去生活,其要求就是信、願、行(念佛)具足,這是不分利根、鈍根,人人都可以修學、都可以成就的法門。以通過念誦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字,來達到轉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目的。

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稱嘆阿彌陀佛功德,所以念阿彌陀佛者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加以護念。只要念佛,乃至十念,現前、將來,必定能夠成佛,這是阿彌陀佛成佛前發的大願之一。今生能夠接觸到阿彌陀佛,也是無量劫來積累善根、福德、因緣的結果。衆生往生西方成佛之後,得佛智慧,還可以任意到各個佛國,幫助、救度無邊衆生。

凈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,其影響深遠,自唐代創立後流傳於中、日、韓、越等地,至今不衰。

約憑個人力量當生獲得解脫是十分困難,但若通過日常念佛修行,獲得佛力的接引、救援,可以藉着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極樂世界雖沒有馬上解脫,但往生淨土以後,由於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,所以就算往生的衆生本身的惡業未除,亦不會淪入地獄、餓鬼與畜生,且能親聽西方三聖,也就是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的說法,證得無生忍。由於淨土宗能夠三根(即指上、中、下根性的人)普被,而且容易修習,所以弘揚淨土宗的大德都將之判別為「易行道」以跟其他依靠自力的修行方法(即「難行道」)作分別。

到南宋之後,淨土宗建立了自己的世系傳承,現今經後人所公認的有十三祖:慧遠、善導、承遠、法照、少康、延壽、省常、袾宏、智旭、行策、實賢、際醒、印光。

佛教因果論主張,有一種力量潛在衆生裏,被稱為「業」。在條件適當,因緣成熟時,業會變成「報」,影響你的生活。因果報應不會自然消失。因此,大多數的佛教宗派都主張,修行者必須要經過長久修行,將自己所造的各式惡業淨化,並且培植足夠的善業,才能夠往生淨土,這被稱為「消業往生」。因此,只有修行證果的聖人,才能夠往生淨土。 而凈土宗道綽提出「帶業往生」理論,成為淨土宗獨特的教義。淨土宗主張,即使曾經造下許多惡業,依據淨土經典,只要誦唸佛號,都可以依信願往生西方淨土。不管你是哪一種人,只要依靠阿彌陀佛,都可以往生,不分根器與修行深淺,此為「三根普被」。當到達西方淨土,因為不會再起惡念,也不會進入畜生、餓鬼、地獄等三惡道,因此終得解脫,在解脫之後就不再蒙蔽於業報之中。

在唐代宗密的《華嚴經行願品別行疏鈔》中列舉了念佛有四種方法:

持名念佛:稱念「阿彌陀佛」的名號,口念清清楚楚,耳聽得了了分明,一心只念著佛號。
觀像念佛:先觀阿彌陀佛的聖像或畫像,把佛的相好莊嚴謹記在心,然後靜坐觀想佛相。
觀想念佛:依《觀無量壽經》所記載的十六觀,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,觀想西方三聖的三十二相,觀想九品衆生如何獲西方三聖接引。
實相念佛:念諸法實相,就是念實相佛。這是以自力為主的修行法門。

返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