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麼是佛經
在佛陀滅度後,五百位阿羅漢集合在王舍城,成立第一次聖典結會,阿難用他出色的記憶力,背誦出很多佛陀以往說過的教義和真理。
那些記錄下來的文稿就被整理成為佛經,包括《長阿含經》、《中阿含經》、《雜阿含經》、《增一阿含經》、《法句經》等等,對於佛法傳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佛經中出現“如是我聞”即是指阿難“親耳聽到佛這樣說的”。
由於阿難記憶力最強,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典,他全能記得;但在結集經藏時,阿難是一個初證阿羅漢果的人,其中早已證到四果阿羅漢的有很多,所以如果是由阿難所說出來的經典,一般人都不會佩服的。
世尊入滅前曾對阿難表示,須於卷首加上此語。於是用“如是我聞”四字方能息眾疑,故諸經之開卷,皆置此四字。
五時判教
佛經記載著佛陀所說過的話,所以它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。
由於佛教在印度巳發展了一段日子,漸漸分裂成大乘、小乘等不同的派別和經論。
因為經典上的內容和思想,都有明顯的差別,中國佛教徒因而產生了判教思想。
「天台宗」的「五時判教」是將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過的法,判為五個時期。
每一時所說的經典都是為渡化不同的對象。
五時中,第一是「華嚴時」,第二是「阿含時」,第三是「方等時」,第四是「般若時」,第五是「法華涅槃時」。
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
《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》,簡稱《圓覺經》,
雖不像《楞嚴經》如此受到重視,但其了義性絕對可以與其他大乘經典相提並論。
《圓覺經》是一本大經,講在《大正藏》可以收到,講的是一乘圓教,
是十二位菩薩和釋迦牟尼佛談論關於修行上的問題,
由淺入深地宣說戒、定、慧的修行次第及注意事項,
內容涉及明心見性,無明,般若,涅槃,修止,修觀,修禪那,
頓悟,漸修,輪迴,善知識等,教導眾生如何漸漸地
斷除無明,大澈大悟,親證圓滿覺性。
金剛般若波羅蜜經
金剛經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,
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,
將「空」等同於「道」,視之為能源出萬物的「真空家鄉」。
後來加以禪宗大力弘揚,
使得金剛經成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課誦的佛經。
金剛比喻智慧之銳利、光明、堅固,能斷一切煩惱。
般若意思為智慧;波羅蜜意思為到彼岸。
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
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》,簡稱《藥師經》,
是敍述藥師佛於過去世修行菩薩道時,為利益眾生而發的十二大願,
其大願主要著重救濟現在受病苦厄難的眾生,
能令我們增福延壽,消災免難。
所以在佛教裏頭,有延生的牌位,
紅的牌位,是消災延壽藥師佛,
佛光注照你這個本命元辰。
早課
早晚課是修行人每天必須做的功課,
每天在同一段時間,做同樣的功課,
漸漸地養成一個習慣,
其內容包括持咒、誦經、持名、懺悔、禮拜、禪坐、發願、回向等,
並以無求之心來持誦,
才是最正確的修行方式。
晚課
晚課的用意是:一天馬上就要結束了,
這一天該做的事情也差不多做完了,晚上讀誦經典,
是反省和警告自己以後不要再犯同一個錯誤。
觀世音菩薩普門品
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,
簡稱《普門品》,是《妙法蓮華經》的第二十五品。
《普門品》主要是無盡意菩薩和佛陀的對答,
講述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。
經文首先解釋觀世音菩薩的名稱由來,
然後列出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種種方便,
到最後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弘誓和慈力。
由於觀世音信仰傳入中國後,
日益盛行,所以經文便從《妙法蓮華經》內抽出來,
成為一本方便受持的單行經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