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無阿彌陀佛


念佛法門,最普及的就是念阿彌陀佛,其要求就只有信、願、行具足。即便帶著一身罪業,只要至心十念,都能在佛的慈光中安住,所以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的眾生最有緣,也是最易入門的方法。不單是淨土修行者,包括天台、華嚴、禪宗祖師都念阿彌陀佛。八萬四千種法門,法法平等,並無有高下。眾生隨修一法,皆可以入道。而念佛這法門,不管個人根性利鈍,誰都皆可以修,簡單易學,達到明心見性。

阿彌陀佛,即無量壽佛,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。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稱嘆阿彌陀佛的功德,所以念阿彌陀佛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加以護念。阿彌陀佛有一生名為法藏比丘。他曾發四十八個大願,其中一願是說當他成佛後,若有十方眾生稱念他的名,他便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,由蓮華化生,身體清淨無染,並在此處修行成佛。

念佛聖號,除了是對佛陀歸敬、讚歎、憶念之外,念佛能使貪瞋癡不起,平息雜亂之心,有助於淨心、定心、悟心、明心 。眾生因為煩惱妄想障蔽自性,才無法與諸佛有所感應。

佛,中文的解釋是「覺者」,念佛,就是在習氣妄念中,找回自心,保持覺性,不受外境的迷惑,返迷歸真,開啟含藏萬德的心靈寶所。念佛即是現前一念心之覺悟,念佛當下則遠離貪、瞋、癡等煩惱心,回歸清淨的自性。攝萬念於一念,將所有的妄想放下,內心集中在一句佛號上,心中無有雜念妄想 。

每個人的心內都有貪瞋癡,經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與外界的六塵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形成了一種追求妄想的心,跟隨著外境走,而忘了內心本來的覺性。所以,念佛就是一種防範忘失自性的一種方法。念佛的重點並不在聲音這個「相」上用功,而是專注在念頭上,用心念佛,聽著自己念出來的聲音來攝住自己的心,守護心念,收攝心念,達到正念分明,才能夠有所覺悟,明白那種清凈、無悔、無相、真常的自性。

「一稱南無佛,皆共成佛道」,或「念佛一聲,能滅四萬八千大劫生死重罪」。念佛,其實是念自心的佛,心外並沒有佛。當用心念佛時,心即是佛,不但自己是佛,一切眾生無一不是佛,所以沒有高低或看不起他人。這不容易做,但道理一定要懂。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。若心清淨,此心即佛心,如心不清淨,就要更專心念佛來,使心靜下來。念佛能明悟心性,所謂「十世古今,不離當念。」 因此,真正的功德非由外求所獲得,乃是當下這一念清淨心所顯發,而他力就是自力的轉變。當念念都在自心的光明之中,念念不離清淨、明覺的佛性,會發現所謂的西方淨土並未離開大家的身心,當下的每一念,都能與法相應,當下就在淨土當中。

生死的可怕是在於不能自主。情欲是令眾生輪迴娑婆世界的根本。它是一種錯誤的需求妄想。所以修行者要訓練自己,降低對物質或別人的依賴。一切的有為(法)都是緣起緣滅的。每一個生命都是要去圓滿它各自的緣,並隨著這個緣來消舊業和勿再造新業。而眾生出生在娑婆世界,皆因業報而生,才有不同的苦,如身體不適到天災人禍等。念佛會使心有所轉變,起懺悔心,業障自然跟著轉變消除。眾生可以求願往生西方淨土,到了極樂世界就永遠不生不死。靠自己力量要往生西方不是簡單的事。如果心中時時有煩惱,時時不清淨,唯有以阿彌陀佛的願力來接引大家至佛國淨土。人將死時,種種業境現前,即使平常念佛功夫到家的人,也恐會迷失正念,所以臨終助念,是非常重要。臨終人若聞親屬朋友,或善知識助念佛號音聲,必能提起正念,跟著念佛,藉此念佛因緣,即生極樂。

八萬四千種法門,法法平等,並無有高下。眾生隨修一法,皆可入道。而念佛這法門,不管個人根性利鈍,誰都皆可以修,簡單易學。

煩惱的主人是自己,因為眾生只看見自己,看不見他人,因此煩惱不斷。所以修行者必須要忍者自己的情緒,看清楚真相,因為世界無常,都是由眾生過去妄想所成,所以必須藉著佛陀的教導,利用念佛訓練到把這個妄想停止,業盡情空,跳出三界,把世間的情轉變成同體大慈大悲的心。

念佛沒有感應,就好像一座冰山,下面在溶化,上面還是感覺不到。就好像一個柴堆,上面看不出異樣,下面已經燒著了。大家只要念佛,就會有感應。

念佛通常為三遍,七遍,二十一遍,四十九遍或一百零八遍,並手執佛珠來記著次數。念佛可高聲念,低聲念,默念,或金剛念。念佛之人,當神志昏沉,或妄想紛飛時,可高聲唱念佛號。如低聲念,要心口念得清楚,耳根聽得明白,這樣念佛才有成效 。

《華嚴經》說如果把自己所造過的惡業,用體積或形狀來形容的話,那麼即使像十方虛空這麼大的空間,都裝不下。一個人如果以真誠心去修持,便可以轉業,重業輕報。

因為誦聖號跟持咒的理論是差不多,也就是利用佛號攝心,把雜念掃走,把身心都平靜下來,所以誦聖號其實是訓練自己的集中力,並和阿彌陀佛相應。因此我把誦聖號放在持咒的部門裏。

南無阿彌陀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