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時判教


智顗大師是天台宗旳始創人,他在《法華玄義》提出五時判教的理論。他把佛陀所說過的法,分為五個階段,名為「五時」。

第一個是華嚴時,佛於初成道三七日間說《華嚴經》;鹿苑時(阿含時),佛於鹿野苑等地,十二年間說小乘阿含經;方等時,廣說各種法門,斥責對小乘佛法之執著,並讚大乘佛法;般若時,專說般若經,淘汰大小佛法之情執;法華涅槃時,會三乘歸一乘,更於入涅槃前說《涅槃經》。

華嚴時

第一時是「華嚴」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,夜睹明星並悟道成佛。他用頭二十一天,在寂滅道場,現毘盧遮那法身,為金剛藏、功德林、法慧等菩薩,以及天龍八部及大根性的凡夫眾生等,宣說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其內容主要是說出佛陀悟道和果位上的境界,是對法身大士說的。「華嚴時」的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和《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》也是較多人認識的經典。因為《華嚴經》的道理實在太深奧,層次太高,當時在座的小乘弟子,無法了解。

阿含時

第二時是「阿含」。因為《華嚴經》不易理解,佛陀決定轉變他的教導方式。首先他以先宣揚《阿含經》,使弟子透過觀察世間之苦,追尋其苦因,繼而修道,斷苦而証滅,解脫人生的苦惱。當中具代表性的教義有六因五果,破九十六種外道邪見,斷三界之元及四禪八定,以及只有佛教獨有的第九定,「滅盡定」。在十二年間,很多小乘修行者,為欲涅槃,急著脫離生死,雖然成功轉凡入聖,並證得阿羅漢的無生之果,但變得自顧自己,執著保持現有果位 ,而不肯發心渡人,因此佛教有斷滅的危險,於是出現「方等時」的說法。

方等時

第三時是「方等」。經過「阿含時」,佛陀見聞法的人,都信心堅定,於是決定把大乘經典和小乘經典,一起並說。其目的是要修行者離小乘並走向大乘,從羅漢果位更進一步學習大乘菩薩法門。「方等時」是小乘剛要走向大乘的一個初門,通到前邊的「阿含」,又通到後邊的「般若」。在八年內,佛陀說了《大寶集經》、《維摩詰所說經》、《大方等大集經》、《楞伽經》、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、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》、《金光明經》、《大方等陀羅尼經》、《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》、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》、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、《佛說阿彌陀經》以及淨土諸經。大眾雖然明白不該滯留在小乘的果位上,而要進一步學習大乘法門,但在他們的思想深處,還是存有對佛法的執著。這是修習大乘法門的最大障礙,因此出現了「般若時」的說法。

般若時

第四時是「般若」。佛陀用二十二年來講述空的義理,開示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並無差別,更不該執著法的方式,因為所有佛法,都是為幫助眾生找回自己原有的佛性,並無高低上下之分。這是由羅漢轉入菩薩乘,所必需經過的一個重要階段。佛陀分別在王舍城之「靈鷲山」和舍衛城的「祇樹給孤獨園」等處,說出三部主要談空性的佛教經典,如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、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、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等,廣開多種法門,並融通大小兩乘之教,充份發揮大乘之妙理。般若有如空中智慧的水,洗去修行者在「方等時」,對大乘小乘佛法的執著,而更接近一乘圓教之果位。

法華涅槃時

第五時是「法華、涅槃」。修行者經過「般若時」的啟發,佛陀便利用他最後八年時間,強調一切佛法,都是一體,圓融無礙。因為眾生的理解力和業障各有不同,佛陀才會根據眾生不同的根性,採取方便靈活的說法,使他們容易接受和明白,所以在轉法輪的四十九年中,才有了「佛教三乘」之分: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,把一佛乘「分說為三」 。事實上,《妙法蓮華經》中的道理,與之前四個時期所說過的佛法,都是相通的。

《妙法蓮華經》的重點就是要「會三歸一」,就是把從前所教過的佛法全都歸立於「一乘法」。依「一乘」的平等原則,所有眾生都可以成佛,因為「乘」就如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都是為了載眾生出離三界六道的火宅。有些車可能跑得比較快,也有些車走得較慢,但重點不是在於車的類型,而是在於所有車都是為了幫助眾生離開火宅而存在。這是佛陀在第五時所要帶出的重要思想,而且把佛法歸立於一,可避免未來因佛法之爭而做成佛教分裂。

在佛陀八十歲時,臨入滅前一天,他在拘屍那羅城外,跋提河附近的娑羅雙樹下,把從前所說過的佛法綜合成兩大點。第一點是要「扶律」:持戒和守律。第二點是「談常」:「常」就是指一切眾生皆有常住佛性,是無有變易的真理。這就是《涅槃經》,也是佛陀最後開示。因為內容跟《法華經》相似,故此經也被列在第五時。

五時判教